只知道S和LPL。。。 而且LPL什么时候开始的也不记得了。。。各大赛事的举办与否取决于什么呢?游戏玩家数量?
英雄联盟2009年在美服上线,在经过两年的酝酿之后,2011年第一届全球总决赛(S1)的举行,标志着英雄联盟最顶级赛事的建立,也由此衍生了向S系列赛输送顶尖队伍的各项赛事,最终形成了如今相对完整的赛事体系。
从网吧联赛/城市争霸赛/高校联赛到LSPL、德玛西亚杯、LPL,加上最终的世界总决赛和全明星赛事——腾讯和拳头令整个《英雄联盟》在中国的赛事体系几乎密布到全年的每一周,观众能在全年的大部分时间欣赏到高水平的比赛。
下面主体以LPL赛区体系介绍吧(主要是其他赛区资料稀少,要和业内人士多了解,后面会提到),中国《英雄联盟》赛事生态正在围绕英雄联盟职业联赛(LPL)一步步完善与优化。
全球总决赛( World Championship):
在一个英雄联盟可以轻易售空NBA体育馆和世界杯足球馆座位的时代,在一个主播和比赛直播能轻易吸引上百万观众的时代,人们很容易就忘记了这条路开始的地方,那还是2011年6月份,S1世界总决赛当时正在瑞典举办。
那个夏天,英雄联盟还只是瑞典DreamHack展会上众多小游戏中的一款而已。
“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英雄联盟,”当年最强大的EG战队的队员JonathanWestrice Nguyen说到。“观众要少很多。大概只有三四百人吧……他们也没那么投入……他们只是随便看看,一副‘额就这样吧我只是来体验下内部服务器然后看看别的游戏’的表情。”
随着人群来来往往,选手们到后来发现自己在和其他人争夺S1世界冠军头衔的称号时,还需要和现场的观众争夺可以容身的场所。
在第一届全球总决赛举行时,当时实际上并不称作WorldChampionship,而是Riot Championship。
比赛在今日来看并不成熟,几乎清一色欧洲与美洲队伍参战,Teamxan与TeamPacific是唯二非欧美血统的队伍(新加坡与菲律宾,之后的新加坡先锋成员d4rkness即为当时xan的ADC)。当时的总参赛队伍仅有8队,没有种子队伍,经由小组赛取4队后进行Bo3淘汰赛,且有败部复活制。
当时的冠亚军均为欧洲队伍Fnatic与against All authority。
季中冠军赛(League of Legends Mid-Season Invitational):
英雄联盟季中冠军赛是拳头公司2015年增加的国际性赛事,当时的赛事中文名称为季中邀请赛,于2016年后更名为季中冠军赛,其与全球总决赛、全明星赛三项赛事被并称为《英雄联盟》全球三大赛。
最初的季中赛只是作为总决赛真空期的补位赛事,对总决赛不产生影响,直到近两届MSI的地位才逐渐提升。
全明星赛(League of Legends All-star Event):
英雄联盟全明星赛是拳头游戏于2013年开始举办的大型娱乐赛事,队员均是由各赛区观众投票选出的明星选手,除了明星队的正赛较量外,还有诸如克隆模式、无限火力、双人共玩、SOLO赛等等娱乐模式。
LOL在经历了两年的发展,在S3赛季已经成为了风靡全球的电竞项目,可谓是蒸蒸日上。但在S2之前,各地区还没有构建地区联赛,更多进行的是各种国内外杯赛。拳头在S3开始构建自己的官方比赛体系,于是划分了赛区,各赛区进行常规联赛。也因此,禁止了很多跨区域比赛,以便让各大俱乐部都能够安心进行官方联赛。
规范赛事秩序是好事,但也不能因此阻断了各地区间的联系,造成过份的封闭。于是,拳头公司就计划在每年的年中,进行一次跨区域比赛。方便各赛区进行交流,也能够很好的填补S赛之前的国际赛空缺。于是首届全明星赛应运而生,首届全明星就选择在中国上海举行。比赛赛制包括了常规5V5对抗,以及选手solo赛。各赛区投票选出五名选手代表参赛,为求公平,一支战队不能超过三名选手参赛。
英雄联盟职业联赛(LPL):
2012年3月3日,第二届城市英雄争霸赛,是真正意义上面向全国所有《英雄联盟》高端玩家的赛事。持续、稳定的赛事让《英雄联盟》的民间战队如雨后春笋般冒出,这些战队为后续以俱乐部形式存在的战队提供了大量人才,城市争霸赛作为《英雄联盟》发展初期的大赛,真正意义上培育了第一批《英雄联盟》电竞选手。
2013年1月29日,通过“城市英雄争霸赛”建立的扎实的俱乐部基础,iG、OMG、WE、PE、皇族、TL、WOA、Spider,八支队伍脱颖而出获得第一届英雄联盟职业联赛(以下简称LPL)的参赛资格。比赛场馆设立在离上海不远的太仓,赛制是Bo1八支队伍双循环,观众可以免费入场观看,赛事方为玩家们安排了专门从上海赶赴太仓的大巴。
6月13日,第一届LPL春季赛季后赛决赛在PE和OMG两支队伍间展开——“黑暗势力”OMG以黑马的势头杀出,最终以3比1拿下PE,官方投入大量资源和心血的第一届LPL圆满落幕,OMG获得了首个LPL季后赛的冠军。
赛程密集的联赛和拥有总决赛赛制效仿了传统体育行业的LPL职业联赛的出现,让职业的电子竞技运动员和俱乐部们获得了一个健康而完善的舞台。不仅如此,LPL作为中国连接世界赛的桥梁,使得中国《英雄联盟》生态体系开始围绕LPL迅速扩张。随后LSPL、德玛西亚杯作为LPL补齐和延展,真正意义上建立了由LPL为主干的《英雄联盟》赛事体系。大佬们都在玩{精选官网网址: www.vip333.Co }值得信任的品牌平台!
2015年LPL随着大量俱乐部的加入,参赛队伍由八支扩充到十二支, 队伍的增多无疑增加了LPL赛程的长度,但整体来说大量顶尖队员的进入,使得LPL进入了一个百花齐放的阶段。随着LPL曝光度和影响力的增大,大量俱乐部在2015年得到迅速发展,不管是硬件还是软件,都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德玛西亚杯:LPL的补齐与延展
2014年的元旦节1月1日~1月3日,杯赛性质的《德玛西亚杯》悄然拉开战幕。
由腾讯游戏主办的德玛西亚杯打破了除LPL之外,中国没有官方杯赛的现状。第一届德杯的参赛队伍有八支,他们是2013年夏季赛LPL前六名的队伍:PE、OMG、WE、皇族、iG和LMQ,以及在2014年刚刚打进LPL的EP.HK
和LGD战队。
2015年,德杯西亚杯作贯穿全年的杯赛,落地到重庆、北京、深圳三地,真正意义上开始激活重庆各个地区的电竞热度。大佬们都在玩{精选官网网址: www.vip333.Co }值得信任的品牌平台!
对比职业化体育来看德玛西亚杯一步一步的发展,不难看出腾讯官方在推广《英雄联盟》时,将完整的职业赛事制度建设放在了其中的重中之重。对于一向缺乏真正职业化推动力量的电竞行业来说,顶部尖塔的明星战队和明星队员固然耀眼,宛如蛋糕上诱人的樱桃,但完善的赛事结构才能够推动电竞职业化形成金字塔型的人才梯队,令整个LOL的职业化体系如同根深叶茂的大树般持续发展。
英雄联盟甲级联赛(LSPL):赛事梯度的完善
2014年的2月18日,第一届的英雄联盟甲级联赛LSPL在深圳打响。这一承接城市争霸赛与LPL的赛事,让《英雄联盟》的职业层次变得更加完善,同时也成为许多俱乐部培养年轻选手的温室。
十六支战队分成四个小组,通过小组赛,淘汰赛两个阶段,决出两个进入LPL的名额。与此同时,城市争霸赛的晋级的队伍,会进入LSPL,LPL排名垫底的队伍也会掉入到LSPL。第一届LSPL条件非常简陋,所有队员需要在深圳完成长达两个多月的比赛。
而如今LSPL,不仅仅是给予了当时的俱乐部一个训练储备力量的舞台,他是承接TGA与LPL的赛事,成为无数追梦的战队晋级顶级联赛LPL的唯一方式。
2016年,赛事生态翻开新的一页
2016,基于较为完善的赛事生态,官方再度推出储备联赛和新秀选拔体系,储备联赛主要面向十支LPL俱乐部,并采用单循环Bo3赛制。
新秀选拔每年将会在春季赛、夏季赛赛事中期进行,将会采用线上选拔精英业余选手,线下分组对抗,最终由LPL俱乐部进行选秀的机制。帮助俱乐部找到需要的选手,帮助精英玩家找到自己希望去到的俱乐部。
除此之外, LPL基础赛制将每周的比赛日从三天增加到四天,基础赛制也从原本的Bo2改为Bo3分组赛制,LPL春季赛冠军将获得出征MSI季中邀请赛的资格。夏季赛的冠军将会直接获得一个通往世界赛的名额。这也是LPL在总决赛规则方面第一次与国际接轨。
LSPL甲级联赛的队伍将由十六支缩减到十二支,赛制从分组赛改为Bo1双循环联赛,LSPL冠军可以直接晋级LPL。第2~3名的队伍与LPL排名垫底的队伍通过保级赛争夺另外的LPL名额。夏季赛结束后
德玛西亚杯将会改为一年一届的完善杯赛。全年将会经历两站,第一站共计十六支参赛队伍,其中包含十二支参加LPL夏季赛的队伍加上四支LSPL队伍,以Bo1小组双循环的赛制决出进入前四的队伍。第二站,将会到另一个城市,由第一站前四的队伍中决出德玛西亚杯年度冠军,同时德玛西亚杯年度颁奖礼也会在第二站中进行。
最后,城市英雄争霸赛晋级名额从四支改为两支,并且QQ网吧冠军联赛合二为一。
由LPL为核心, LSPL、德玛西亚杯、城市英雄争霸赛等众多赛事组成的《英雄联盟》赛事生态,经过三年的细节完善与赛制优化,已经成为从赛事数量、赛事梯度、赛事结构都较为健全的电竞赛事生态。
有几张金亦波先生(腾讯互娱营销总监,腾讯游戏英雄联盟赛事和品牌总监。)在演讲中的例图可以简洁明了的阐述英雄联盟当今赛事生态体系的建立:
整个英雄联盟赛事推广分为三个阶段:
借势,打造体系,走向大众。
我们再来看一下新兴赛区的赛事建立过程:
拿近邻日本来比较,日本游戏竞技(Japan Competitive Gaming)于2013年4月建立,之后尝试举办了《英雄联盟》、《星际争霸2》和《魔狱军团》三款游戏的比赛,当时还表示将会加入在线射击和格斗游戏项目。
日本的《英雄联盟》职业联赛(LJL)也随后正式成立,整个联赛总共由六支战队组成。但是由于日服迟迟没有开放,所有的职业战队只好在外服练习,甚至连比赛也在外服进行。加上奖金池少(约20000美元),赛制又比较分散,很多队伍刚组建不久就解散了。日本的战队实力较弱,参加外卡邀请赛的DetonatioN FocusMe也与其它地区的队伍存在较大的实力差距。
电子竞技在日本的发展可谓几经波折,日本国内有大量玩家选择主机、掌机平台进行游戏,传统的欧美网游并不受欢迎。电子竞技的发展和职业化也都非常不完善,很多队伍都是队员兼任教练和分析师,参加国际性的大赛成绩也不理想,在英雄联盟的外卡邀请赛中也发挥平平。
总体来说,英雄联盟各大赛事的建立是基于当地玩家数、整体水平以及游戏关注度上,到达一定程度后拳头官方会划分出独立的赛区(随着LOL在全球的进一步推广,2017年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取消外卡赛区,新增独联体、大洋洲、南美洲等多个新赛区),联合当地机构举办地区职业联赛。之后再根据当地赛事的发展选择建立次级联赛、杯赛、大奖赛等等。